金門縣觀光旅遊資訊 網站
金門舊名浯洲,在西元1387年,明洪武年間,江夏侯周德興築千戶所城鞏固海防,禦寇防盜,以金門城之地理形勢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,因名「金門」。金門曾經扮演近五十年的戰地角色,至民國81年(西元1992年)軍事管制解除後,才開始邁入發展觀光產業的新時代;民國90年(西元2001年)元旦,金、廈「小三通」正式啟動,「金門」轉而成為兩岸互動的關鍵角色。
軍事管制時期,島上軍民生活儉樸,一切設備端賴軍民同胞共同努力。而往日的戰備措施,恰成了今日彌足珍貴的觀光資源。民國39年(西元1950年)國軍進駐之後,大量植樹造林,從「綠化」到「美化」,至今島上綠樹成蔭,道路兩旁繁花似錦,景緻優美,素有「海上公園」之譽。
近年來,在政府生態保育宣導和居民自覺下,金門島上鳥類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地增加。夏候鳥有家燕和栗喉蜂虎,冬候鳥則有鸕鶿、白鷺、水鴨、燕鷗,還有戴勝、環頸雉,這些在金門的田野上,到處可見。最難得的保育級動物「水獺」,以及有「千年活化石」之稱的「鱟」,在金門的近海都是常見的物種。
在觀光潮流的推波助瀾之下,結合了產業與文化,具有鄉土風味的金門特產呈現在世人面前。最有名的莫過於「鋼刀、貢糖、高粱酒」,除此之外當然還包括麵線、高粱醋、瓷器、陶製品…等。由於氣候、土壤和水質等條件,使金門出產的花生,油脂多、香味濃郁,經加工產製的金門貢糖,更是香酥可口;獨特的天然條件,使金門酒廠釀製的高粱酒,香醇度更是他處所不及。此外,依古法研製的麵線、芋頭、酸白菜等農產品、藥品類的一條根系列產品、在地瓷土燒製的精美陶瓷,都遠近馳名。
小吃沿襲著傳統閩南風味,並揉合地方特產而研發,如海鮮系列的蚵仔煎、蚵仔麵線、炒沙蟲,小茶點系列的一口酥、寸棗糖,還有廣東粥、包餡燒餅,以及其他各式生鮮物產,都是饕家極為喜愛之美味。
金門,一個不斷蛻變的地方,一個值得海內外人士共同親摯的美麗仙山。
以上資訊來自台灣觀光局網站
幫本站推播/讚聲拼排名
/
金門縣觀光景點(台灣觀光局網站)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台灣觀光局官網查詢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觀光景點(金門縣觀光網站)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國家公園資訊
金門、烈嶼氣候,夜涼晝熱,風化強烈。其氣候受到大陸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流(寒流)的影響,冬季乾冷、春季多霧。夏季雖有西南氣流和颱風帶來較多的雨水,卻因為強烈蒸發以及島嶼蓄水不佳,此為島上旱作較盛行之主因。因春季多霧而影響飛機起降,使推展觀光遊憩受影響。
早年金門地區基於軍事安全理由,沿海500公尺內禁建,且樓層最高不得超過三層,全區都市化緩慢,故大部分仍維持傳統建築風貌,構成金門本島特殊文化景觀,民國85年1月,金門地區全面實施都市計畫,各地區土地使用強度依分區管制規定辦理。
金門的民居形式大部分是沿襲閩南系統泉、漳式樣的傳統住宅,少部分則是早期通商僑民所移入的南洋式建築,以及兩者的混合體,由於本地居民相當重視家廟,村落大部分均以宗祠為中心所形成,因此宗祠亦為金門特色之一;此外各村落多有鎮煞避邪的風獅,形成特殊的地標。
以上資訊來自金門國家公園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觀光2022年度活動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美食店家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伴手禮店家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交通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觀光解說計程車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金門縣租車店家資訊
各項資訊請按前往官方網站到金門縣觀光網站
前往官方網站
/
七日內前24次的瀏覽記錄